啼,一词通常用来形容鸟类的叫声,如朝阳群鹅的鸣啼,市井骚人的慷慨激昂的啼笑皆非等等,啼的声音如丝般缠绕着人的思绪,或悲怆,或欢快。
啼这个汉字两个部分组成,上面的部分叫“俞”,下面的部分叫“口”。俞字象征着鸟类,口字则代表它的鸣叫声音。整个字从形、音形象地描绘了鸟类的飞翔声音。
在古代汉语中,啼有“哭泣”的含义,如《诗经·国风·周南·关雎》中的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,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悠哉悠哉,辗转反侧。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窈窕淑女,琴瑟友之。参差荇菜,左右芼之。窈窕淑女,钟鼓乐之。”这里的“雎鸠”就是鸟类的名字,而“关关”依旧是鸟类的啼叫声,这里的情景正是一幅美好的图画,表现了相互追求的男女之间的情感。再如,唐代白居易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中,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远芳侵古道,晴翠接荒城。又送王孙去,萋萋满别情。”这里的“离离”也是鸟类的鸣叫声音,表现了文章中所描述的离别伤怀之情。
啼,如同一缕灵魂在天空中飞舞,陪伴着时光荏苒,如歌如泣,在人们内心深处留下深刻的痕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