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劳动关系中,由于用人单位履行了自身应履行的义务,导致劳动者不能工作而需进行赔偿的叫“误工费”。而很多劳动者对“误工费”的认知存在偏差,不清楚具体的赔偿标准。
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,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,造成劳动者工作受到限制或不能工作的,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延误工作的补偿费,即误工费。具体的赔偿标准根据伤残程度、工龄、工资水平等因素综合计算。
如劳动者是因工伤或职业病,其按照工伤保险制度享受工伤应急救助期间,雇主应当及时支付延误工作的补偿费,即误工费。如果劳动者患病不属于工伤或职业病,延误工作的补偿费由劳动者在患病期间应当得到的工资中扣除,用人单位不需要另行再支付。
值得注意的是,构成误工费的情形应具备以下条件:1、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;2、造成劳动者工作受到限制或不能工作;3、造成延误工作。如不满足以上三个条件之一,用人单位就不必支付误工费。因此,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,劳动者需要有一定的法律意识,了解法律规定,避免受到侵害。